May 17, 2025

《極光夜話》導讀筆記

本週(5/17)主題|喝花酒的男人,演的不是快樂,是支配

|直播預告|

本週六(5/17)20:30-21:30,我們將深入拆解一個台灣社會默許的劇場——「喝花酒文化」。

這不只是性產業現象,而是一整套性別宰制 × 階級象徵 × 社會默契的制度劇場。

|我們會談——

1. 為什麼男人不是為了放鬆,而是為了證明自己還是「有地位的男人」?

2. 女性為何選擇進場?她們換的是錢,還是活下來的機會?

3. 父權市場如何以「默契」方式穩定整套制度?

4. 你以為自己沒參與,其實你也在劇裡。

|三個重要知識點補充|

01|酒店的前世今生

在華人社會,酒店這個詞早就被「去情色化語言」包裝過無數次。但你如果真的追溯它的功能,就會發現——它從來不是單純為了喝酒,也不是只為了男人找快樂。

早期的酒家、茶寮,本質是上層社會「搞關係」的地方。進出的是地方士紳、軍頭、官商,小姐的功能不是「被愛」,而是「陪著男人做場面」。她們是人脈潤滑劑,是空間氛圍的氣體,是台階,是表演道具。

這種空間後來被資本化,開始分級制度,分成有性無性的店、有包廂沒包廂的店、制服、禮服、便服…越來越多元,卻也越來越精準對應男性的階層需求與面子遊戲。

所以——酒店從來不是情色產業那麼單純,它是權力關係的劇場,是「誰該被捧、誰得陪笑」的現場練習。

02|什麼是「宰制」?(by Pierre Bourdieu)

不是用力壓制,而是讓你甘願被馴服,參與一個其實對你不利的遊戲規則。

03|引用的兩位社會學大師是誰?

• Pierre Bourdieu:權力不靠武力,而靠文化、語言與價值宰制的巨擘。

• Erving Goffman:揭露我們每天都在「前台演出」的劇場理論之父。

Join as a member and enjoy exclusive benefits!
Join